生源是学校的生存之源,是招生工作的中心任务,它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改进、改革宣传方式,采取多种方法,构建了多维立体的招生宣传模式,对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办学特色、优势学科和招生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宣传,对扩大生源数量、 提高生源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1.“请进来”以文化人
我校今年中医药兴趣夏令营活动地点在良乡校区,16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高中生参加了四天的专家讲座和系列活动;我校在高考后举办了校园开放日暨本科招生咨询会活动,开放日当天举办了“杏林学堂”,特别邀请到我校知名的专家教授介绍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才培养特色和中医药文化。通过以上活动,把学生请进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园,使它们感受校园生活氛围,体验中医特色疗法和中药炮制,加深了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培养了对中医药的兴趣,在对这些高中生进行中医药文化教育的同时,也为我校的办学特色及优势学科进行了良好的宣传,为下一步报考我校打下了坚实基础。
2.“走出去”宣传学校
我校的招生宣传人员由教师、学生、校友组成。学校积极选派熟悉学校情况、专业人才培养和招生政策的一线教师参与招生宣传;主动参加了教育部、各省份高招办和兄弟院校举行的线上线下招生咨询活动,赴21个省份进行招生咨询,并走访多所重点中学;积极推进、实施“双500计划”,由各学院选拔推荐优秀在校生500名作为招生宣传员,对接各省市500所高中,开展“中医药文化走进高中”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利用假期回高中母校介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高考复习和填报志愿、大学校园学习和生活等,以“过来人”身份与高中学弟学妹进行交流,更贴近当下高中生,更能引发考生的关注;同时,在校友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发动我校各地校友,积极正面宣传我校中医药人才培养特色,及时传播招生政策信息,热心公正推荐优秀考生,借助校友影响力提升我校知名度。通过全校师生参与,营造出了“全员招生”的热烈氛围,不仅扩大了宣传覆盖面,提升了宣传效果,也为我校招生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3.借媒体扩大影响
通过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考试报》等媒体,邀请我校中医药专家、教学培养和招生负责人进行专访,深入报道我校办学特色、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解读我校招生政策和录取规则,指导考生和家长填报高考志愿。编写印制了《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招生指南》、招生宣传画册和海报,宣传资料中医药文化特色突出,古朴典雅,精美大方,质量较高,具备视觉冲击力,引人注目,在各种招生宣传场合发放,并向全国31个省市6000余所重点中学邮寄,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4.信息化提升效率
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办公室微信公众号于2015年6月正式开通。今年共发布150余条信息,逾万余用户关注,单条阅读量最高突破16000次。借助微信公众平台,考生和家长更加易于接收招生信息,大大提升了我校招生信息传播速度,提高了宣传效率。今年,我校还试运行了咨询应答系统。通过分析考生和家长往年咨询的热点问题,进行关键字分类,并对我校招生信息进行分条梳理,匹配关键字查询、应答回复,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我校招生工作人员解答重复问题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