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承载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也日益频繁,作为双一流建设中医药院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创新型中医药人才是我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实施双语教学是培养精专业、通英语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
1.中药化学双语教学实验班的诞生
我校中药学院中药化学系高增平教授在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赴美留学期间遵照院领导的嘱托,在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旁听了两门研究生课程并购买了相关英文书籍,回国后于2008年9月对中药学院相关专业416名学生进行了无记名双语教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6.0%的学生愿意参加双语教学,为中药化学双语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在学校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教务处及院办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中药化学系全体教师群策群力,于2008年底完成了中药化学双语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的制定,2009年8月前完成了中药化学英文讲稿的撰写和双语辅助教材及双语实验讲义的编写,2009年9月在我校中药学院2007级本科生中创建了“中药化学双语教学实验班”,正式开始了中药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探索。
2.中药化学“三I”双语教学模式的形成
在中药化学双语教学实践中,教学理念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采用“演示性”教学手段和“互动式”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讲授时英文的使用量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30%~90%的“循序渐进”的方式。考核方法采取“阶段检查推进式”,通过三次平时测验(50%以上为英文试题)考核学生专业知识和英文的掌握情况,期末采取与非双语实验班同学统考的方式,考核双语实验班同学对中药化学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在双语教学实践过程中,以无记名问卷形式对学生进行调查,及时了解问题和反馈意见并改进。通过召开全国中药化学双语教学研讨会和邀请美国专家来我校交流访问不断扩大视野。在反复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创立了“三I”双语教学模式。
“三I”双语教学模式中的“I”是指图解(Illustration)、革新(Innovation)、一体化(Integration)三个词的首字母缩写。图解(Illustration)代表双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重“实例、图例、事例”的应用;革新(Innovation)代表在开展双语教学时,要大胆创新,从 教学理念、教学计划、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各方面进行改革;一体化(Integration)代表在进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成为一个温馨友爱的大家庭。“三I”双语教学模式内涵的落脚点是“三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学生对老师的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爱的教育。
3.“三I”双语教学模式下中药化学双语教学的成果
自2009年9月正式开展中药化学双语教学以来,完成两项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科研课题(XJY09014、XJY12013)的双语教学研究任务,发表论文4篇。中药化学双语课程负责人高增平教授获得2010~2011学年中药化学双语课程“优秀主讲教师”称号;《基于中药化学课程双语教学实践的“三I”双语教学模式的创立》荣获2012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中药化学双语课程荣获2014年和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BB网络课程评比三等奖;2014年8月作为主编单位带领12所兄弟院校正式出版了国内首部英文版中药化学教材《Chemistr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支持下,中药化学系全体教师会一如既往地辛勤耕耘,把中药化学“三I”双语教学模式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进一步提高中药化学双语教学水平,并带领全国中医药院校开展中药相关专业双语教学,促进中医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院中药化学系